山东省概况

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,位于黄河下游,东临渤海、黄海,与朝鲜半岛、日本列岛隔海相望,西北与河北省接壤,西南与河南省交界,南与安徽、江苏省毗邻。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,环抱着渤海湾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、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,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、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,东西最长约700公里,南北最宽420公里,陆地总面积15.67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.6%,居全国第十九位。

山东省的地势,中部为隆起的山地,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,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,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。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,海拔1545米;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,海拔2米至10米。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,平原、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%;山地、丘陵约占34%;河流、湖泊约占3%。

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,水网密布,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。被誉为“中华民族母亲河”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,流程610多公里,从渤海湾入海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,长630多公里。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、马颊河、沂河、沭河、大汶河、小清河、胶莱河、淮河等。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。南四湖由微山湖、昭阳湖、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,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,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。

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、蒙山、崂山、鲁山、沂山、徂徕山、昆嵛山、九顶山、艾山、牙山、大泽山、孟良崮等。

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。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—14度,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—950毫米,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,内陆地区220天以上。

山东自古就是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地区之一。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,东夷各 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。商朝(约公元前17世纪——前11世纪)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西南部。春秋战国时期(公元前770——前221)著名的齐、鲁两国是西周(约公元前11世纪——前256)在今山东境内最大的诸侯国。由于齐、鲁两国发达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,所以山东又称“齐鲁之邦”,并以“鲁”为山东省的简称。

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,当时,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。山东作为政区名称,始于金代(公元1115——1234)。元朝(公元1206——1368)置山东道,明朝(公元1368——1644)设山东布政使司,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,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。清朝(公元1616——1911)正式设山东省,治所在济南府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几次调整,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。山东省现辖17个市,139个县、县级市和市辖区。

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,位于山东省中部,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因泉水众多,被称为“泉城”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青岛为副省级全国计划单列市,是著名的海滨城市,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协办城市,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“龙头”。

山东省人口9041万人,居全国第二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.2%。

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,共有39个民族。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%以上。在少数民族中,回族人口最多,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%左右,其余为满、蒙、朝鲜、壮、土家、高山、纳西、维吾尔、白、黎、苗、俄罗斯、锡伯、布衣、侗等民族。在山东,回族、满族、蒙古族有聚居或杂居的村镇、社区,其他民族没有固定的聚居村落或社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