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门坊位于临朐县城西南9公里许深山入口处。看到两峰耸立,对峙如门,这就进入石门坊了。这里悬崖峭壁,迭曲峻峭,林木丛茂,怪石奇岩。至若深秋季节,更有霜染层林,红叶满山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色,而且还有众多诱人的文化遗迹。“骈邑石门晚照残”,这是《临朐八景诗》之首句。

  崇圣寺遗址 沿山径蜿蜒东行里许,山前有崇圣寺遗址。崇圣寺乃逄公之庙,商代逄伯陵曾伐杨王于此,相传后人于唐代建庙。立祠建庙后,僧侣纷集,成为名胜之地。宋、元时,增修庙宇、佛塔,香火尤胜。清光绪十四年(公元1888年),石门坊重修记载:“自唐迄元,殿宇巍峨,廊舍连云,僧侣动以百计”。据石碑镌记,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均有修葺。1935年9月,兴工文昌殿,照基重建逄公庙。文昌像为石雕,匠工独具,功力深厚。日寇侵华,庙宇及逄公像俱毁。寺前后左右,原有历代石碑数十块,亦全部损坏,唯文昌像尚存残身。
  明代石塔 寺下石径左侧,有两座石塔,保存完好。一建于明宣德七年(公元1432年),耸立山坡,高约8米,为志善、觉修和尚所建。一建于明天顺五年(公元1461年),立于谷底,高约7米,为佛刹第一代住持志善禅师、隐阉和尚所建。两塔已历500余年,石雕磨刻,仍显风采,堪称精工。
  晚照 寺东侧陡崖石壁题“晚照”两个行书大字,气势浑厚流畅,乃清康熙四年(公元1665年)衣于帝书。光绪十二年(公元1886年),山石脱落,“晚照”崩圮。同年,衣绣桐、衣文俊重刊,字迹流畅有力。山壁之下,绿树成荫,光线幽暗,待日西斜,残阳返照,一束光柱穿过特殊的山势,透过林隙,“晚照”光彩顿现,若明镜高悬幽谷,奇特壮观,此为“骈邑石门晚照残”的佳句所由。“晚照”石崖下面,有涓涓泉水,汇于小池,池水清澈。当夕阳直射“晚照”,“金纸”墨迹,倒映池中,微风漾漪,其景特异。
  历代石碑 庙前后有历代石碑10余幢,现仅存数方,亦残缺不全。最奇特的是透亮碑。该碑位于山泉西侧,碑身透亮如镜,传说观其碑能见家中景物。有一杨姓寒门弟子,从戎在外,一天游石门,立于碑前,透见其妻与邻子有不贞之行,便勃然大怒,厉声疾呼,但唯山谷应响,而其妻不闻。他朝碑拳打脚踢,妻仍我行我素。他愤怒之极,以头触碑而死。后人有题句讥之曰:“呜呼杨家子,戎马在边关。连战十几载,不能下鞫鞍;盼娘娘不到,盼妻妻不念;宁可为玉碎,不肯为瓦全;无奈碰碑死,留名讥万年。”
  摩崖造像 寺依山石壁,刻佛像70余尊,多系唐天宝初年(公元742-745年)造像。佛像生动传神,或跏趺而坐,或双足趺立,或骑坐麒麟,容貌各异。数处雕像边铭文可辩。为石雕艺术珍品,历经战乱,多已损坏。
  北崖石龛 寺后北石壁有三石龛。左、中石龛均为大元元贞二年(公元1296年)建立。”据明末傅国所著《昌国舟余舟皇》记载,壁龛有僧骸二躯,相传为宋时人修仙成道卧化于此。骨骸保存至今未朽,寺僧因附泥其上,遂如卧佛形。清光绪《临朐县志》谓“壁龛有僧骸二躯,相传为元时人卧化于此。”民国《临朐续志》云“所谓僧骸者久已无存。”右石龛,亦称“三盘炕”,明朝嘉靖十五年(公元1536年),崇圣寺住持僧道明禅师寿堂,姓杨,与同堂禅师脱俗来石门山隐居。今三石龛犹存。
  南崖洞穴 从崇圣寺折东而南,咫尺石径,步履维艰,蜿蜒盘曲,只能手脚并用爬攀而上。过“仙人桥”,便到“三元洞”——三个洞并排,故名。其中最大的一洞,直径约3米,虽系天然洞穴,犹如石工凿成的隧道。洞穴之深,至今无人测知。据县志记载:清末青州知府何永清削发隐居于此。站在三元洞口,往上看,千仞峭壁;往下看,险峻异常。“万丈危峰依碧空,丹梯历尽境无穷”可谓写照。洞中飞鸽、乌鸦成群,舞翔山涧,和鸣深谷,人们称此为“双雀迎宾”。
  漫山红叶 登上石门山东顶,极目西眺,屏翠迭嶂,逶迤跌宕。据说自清嘉庆年间,石门坊始见黄栌,入民国后,黄栌逐渐成林,布满山峦。每当深秋,霜打栌叶,遍山红透。间以苍松翠柏与黄叶映衬,远远望去,如泼红嵌黛,妍丽多姿。重阳前后月余间,游人络绎不绝,争赏红叶,得以“三月十二开山祭,九月重阳看枫林”,领略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独特景观。近年来,每逢农历九月九日,临朐县政府举办“红叶节”。